《鬼谷四友志》卷之二下苏秦困厄皆因运肃侯始任合从计及《鬼谷四友志》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读者小说网
读者小说网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官场小说 架空小说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小说排行榜 推理小说 同人小说 经典名著 耽美小说 科幻小说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短篇文学 重返洪荒 官道无疆 全本小说
九星天辰诀 我欲封天 小姨多春 完美世界 罪恶之城 官路红颜 雄霸蛮荒 苍穹龙骑 孽乱村医 绝世武神 神武八荒 主宰之王 女人如烟 帝御山河 一世之尊
读者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鬼谷四友志  作者:杨景淐 书号:14751  时间:2017/5/12  字数:5403 
上一章   卷之二下 苏秦困厄皆因运 肃侯始任合从计    下一章 ( → )
  卷之二下苏秦困厄皆因运肃侯始任合从计

  却说孙膑令童子过涧看时,原来不是龙蛇,乃是草藤响。因探与孙膑视之。那孙膑细将藤叶认识,忽悟着在鬼谷山中,先生曾言药中之品,无如何首乌。吾因问及其形,先生告以叶、茎、、枝等样;又言其藤夜,故为补上品。但其用在,而不在枝叶,并述昔日居云梦山中,常取此物作食。今形形与先生言有合。因命童子用物发上石,穷其,得一小儿。长仅四五寸,眉目可别,手足其备。苗连儿顶上生出,大为惊异,因取以归。

  明,正在将此物抚视,忽童子报,门外有一老人,呼问主人之名,不知何者?孙膑自思,岂西山之白眉翁乎?将接请,见老人手执方竹杖,已至庭中。原来不是别人,乃鬼谷先生也。

  这先生因苏秦、张仪去后,他便邀游山水,炼采药。偶至齐国,闻孙膑不愿乐仕,辞居山水,故为一至。膑遂延入上坐,到身再拜。鬼谷子见孙膑屈膝不利,叹道:“大数难免。”茶罢,孙膑将所得灵,呈与先生观看。先生看罢,大喜道:“汝之两足,可以复矣。”膑问:“恭骨已去,腿俱消,何能可复?”先生笑道:“汝识此物乎?其受华石脑山有年,虽凡谷老耄,服之可化为童。况汝年富、质清、眉目间黄纹隐隐,汝必为善事。故天地不惜灵丹,使汝得之,此真山情也。”因教以食法,便别去。孙膑道:“弟子感先生恩授,无为报。今适至此,甚为多幸,何遽去乎?”先生附耳低言,又赠以药物,孙膑点头受领。遂送先生去后。他便将山用竹为刀,细刮去外皮,安置石铛内,加泉水并先生所付药物,煮沸百度。但有其形浮于水内,取之不得而止。至晚食讫就宿。明,童子取车来,见主人已键步矣。再至明,忽不见主人,漫山到处寻觅不得。报奏宣王,如此这般,始知为鬼谷子度之出世矣。此是后话。武成王庙有孙子赞云:

  孙子知兵,翻为盗憎。刖足衔冤,坐筹运能。

  救韩攻魏,雪扬灵。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揆之祖武,何愧典型。

  再说齐宣王将庞涓之首,悬示国门,以张国威。使人告捷于诸侯,诸侯无不耸惧。韩、赵二君,尤感救兵之德,亲来朝贺。宣王与韩、赵合兵攻魏。魏惠王大恐,亦遣使通和,请朝于齐。

  齐宣王约会二晋之君,同会于传望城,在今之南府。东北韩、赵、魏,无敢违者。三君同时朝见,天下荣之。此皆得贤臣之力所至。

  再说苏秦、张仪,自从辞了鬼谷子下山。张仪自往魏国去了。苏秦回至洛家中,老母在堂,一兄二弟,兄已先亡。惟寡嫂在。二弟乃苏代、苏厉也,一别数年。今重会,举家欢喜,自不必说。

  过了数,苏秦出游列国。乃请于父母,变卖家财,为资身之费。母、嫂及,俱力阻之道:“季子不治耕获,力工商求什一之利,乃思以口舌转富贵。弃现成之业,图未获之利,他生计无聊,岂可悔乎!”苏代、苏厉亦劝道:“兄如善于游说之术,何不就说周王?在本乡亦可成名。何必远出。”苏秦被一家阻当不过,乃求见周显王,说以自强之术。显王留之馆舍,左右皆素知苏秦出于农贾之家,疑其言空疏无用,不肯在显王前保举。

  苏秦在馆舍羁留岁余,不能讨个进身。于是发愤回家,尽破其产,得金百镒。制黑貂裘为衣,治车马仆从,遨游列国。访求山川、地形、人民风尚,尽得天下利害之详。如此数年,未有所遇。闻卫鞅封商君,甚得秦孝公之心。乃西至咸,而孝公已薨,商君亦死。乃求见惠文王。惠文王宣苏秦至殿问道:“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敝邑,有何教诲?”苏秦奏道:“臣闻大王求诸侯割地,意者安坐而并天下乎?”惠文王答道:“然也。”苏秦道:“大王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胡貉,此四之国也。沃野千里,奋击百万。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臣请献谋效力,并诸侯,周室,称帝而一天下,易如反掌。岂有安坐而能成事者乎?愿大王稍留意而思之。”

  时惠文王初杀商鞅,心恶游说之士,乃辞道:“孤闻羽不成,不能高飞。先生所言孤有志未逮,更俟数年,兵力稍足,然后议之。”苏秦乃退,复将古之三王五帝攻战而得天下之术,写成一书,凡十余万言。次献上秦王,秦王虽然留质,绝无用苏秦之意。再谒秦相国公孙衍,衍忌其才,不为引进。

  苏秦留秦复岁余,黄金百镒俱已用尽,黑貂之裘亦敝坏,计无所出。乃货其车马、仆从,以为路资,提囊徒步而归。父母见其狼狈,骂辱之。方织布见秦来,不肯下机相见。苏秦时方饿甚,向嫂求一饭,嫂辞以无柴,不肯为炊。有诗为证:

  富贵途人成骨,贫穷骨亦送人。

  试看季子貂裘敝,举目虽亲尽不亲。

  苏秦见此光景,不觉坠泪。感叹道:“一时贫(上生+下心)知,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母不以我为子,皆我之罪也。”于是简书箧中,得太公符一篇,忽然醒悟道:“鬼谷先生曾言,若游说失意,只须玩此书,自有进益。”乃闭户探讨,务穷其趣,昼夜不息,夜倦睡,则引锥自刺其股,血遍足。既于符有悟,然后又将列国形势细细揣摩。如此一年,天下大势如在掌中。乃自道:“秦有学如此,用以说人主,岂不能出其金玉锦秀,取卿相之位者乎?”遂谓其弟苏代、苏厉道:“吾学已成,取富贵如寄,二弟可助吾行资,出说列国。倘有出身之,必当相引。”复以符为二人讲解,代与厉亦有省悟,乃各出黄金以资其行。

  苏秦复辞父母嫂,再往秦。十思想当今七国之中,惟秦最强,可以辅成一业。可奈秦王不肯收用,吾今再去倘复如,则何面复归故里?乃思一摈秦之策,必使列国同心协力,以孤秦势,方可自立。于是东投赵国。时赵肃侯在位,其弟公子成为相国,号奉君。苏秦先说奉君,奉君不喜,秦一去赵。北游于燕,求见燕文公,左右莫肯通达。居岁余,资用已尽,饥饿于旅邸。旅邸之人哀之,货以百钱,秦赖以济。

  适值燕文公出游,苏秦伏谒道左。文公问其姓名,知是苏秦。大喜道:“闻先生昔年以十万言献秦王,寡人心慕之,恨未得能读先生之书。今先生幸惠教寡人,燕之幸也。”遂回车入朝。召秦入见,鞠躬请教。苏秦奏道:“大王列在战国,地方二千里,兵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然比于中原,曾未及半乃耳。不闻金戈铁马之声,目不睹覆车斩将之危,安居无事,大王亦知其故乎?”燕文公答道:“寡人不知也。”苏秦又奏道:“燕所以不被兵者,以赵为之蔽耳。大王不知结好于近赵,而反割地以媚远秦,不愚甚耶!”苏秦此说,因秦相国公孙衍劝惠文王,西并巴蜀称王,以号召天下;魏国为商鞅所欺,兵败割地以和。今衍要列国悉如魏国,割地为贺,如有违者,即发兵伐之。时诸侯皆犹豫未决,故苏秦言及之。燕文公道:“然则,如何?”苏秦答道:“依臣愚见,不若与赵相亲。因而结连列国,天下为一,相与同心协力以御强秦。此百世之安也。”燕文公道:“先生合纵以安燕国,寡人所愿。但恐诸侯之心,各有所见,不昔为纵耳。”苏秦又道:“臣虽不才,愿面见赵侯,与定纵约。”燕文公大喜。资以金帛、路费,高车驷马,使壮士送苏秦至赵。适奉君赵成已卒,赵肃侯闻燕国送客来至,遂降阶而,道:“上客远辱,何以教吾?”苏秦答道:“秦闻天下布衣贤士,莫不高贤君之行义,皆愿陈忠于君前。奈奉君妒才嫉能,是以游士裹足而不进,卷口而不言。今奉君捐馆,舍臣故敢献其愚。忠臣闻保国莫如安民,安民莫如择。当今山东之国惟赵为强,赵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秦国之所最忌害者,莫如赵。然而不敢举兵伐赵者,畏韩、魏之袭其后也。故为赵南蔽者,韩、魏也。韩、魏无名山大川之险,一旦秦兵大出,蚕食二国,二国降则祸次于赵矣。臣尝考地图,列国之地,过秦万里。诸侯之兵,多秦十倍。设使六国合为一心,并力西向,何难破秦!今为秦谋者,以秦恐吓,诸侯必须割地求和。夫无故而割地是自破也,破人与破于人二者孰愈?依臣愚见,莫若邀列国君臣会于洹水(地在彰德府林县即安也),盟定誓结为兄弟,联为齿。秦攻一国,则五国共救。之如有败盟背誓者,诸侯共伐之,秦虽强暴岂敢以孤国与天下之众争胜负哉!”赵肃侯答道:“寡人年少,立国浅,未闻至计。今上客纠合诸侯以拒秦,寡人敢不敬从。”乃佩以相印,赐以大第,又以师车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千匹,使为绣纵约长。

  苏秦乃使人以百金往燕,偿旅邸人之百钱,正起程,历说韩、魏诸国。忽赵肃侯召苏秦入朝,有急事商议。苏秦慌忙来见肃侯。肃侯道:“适边吏来报,秦相国公孙衍出师攻魏,擒其大将。龙贾斩首四万五千,魏王割河北十城以求和。衍又移兵攻赵,将若之乎?”苏秦闻言,暗暗吃惊。秦兵若果然到赵,赵君必然亦效魏求和,合纵之计不成矣。正是人急计生,且答应过去,另作区处。乃故作安闲之态,拱手答道:“臣度秦兵疲敝,未能即至。万一来到,臣自有计退之。”肃侯道:“先生且暂留敝邑,待秦兵果然不到于赵,方可远离。”这句话正中苏秦之意,遂应诺而退。

  苏秦回至府第,唤门下心腹叫做毕成至于密室,分付道:“吾有同学故人名曰张仪,字余子,乃大梁人氏。我今与汝千金,汝可扮作商贾,变姓名为贾舍人前往魏邦,寻访张仪。倘相见时,须如此如此。若到赵之,又须如此如此。汝可小心在意。”贾舍人领命,连夜往大梁而行。

  话分两头,却说张仪自离鬼谷归魏,家贫,求事魏惠王不得。后见魏兵屡败,乃挈其去魏游楚。楚相国昭留之,为门下客。昭将兵伐魏,大败魏师,取襄陵等七城。楚威王嘉其功,以和氏之璧赐之。

  何谓和氏之璧?当初楚厉王之未年,有楚人卞和得玉璞于荆山,献于厉王。王使玉工相之,曰石也。厉王大怒,以卞和欺君,别其左足。及楚武王即位,和复献其璞玉。玉人又以为石,王怒别其右足。及楚文王即位,卞和又往献,奈双足俱废不能行动,乃抱璞于怀,痛哭于荆山之下。三三夜泪尽,继之以血。有晓得卞和的,问道:“汝再献再别,可以止矣。尚希赏乎,又何哭为?”卞和道:“吾非为求赏也,所恨者本良玉而谓之石。本贞士而谓之欺,是非颠到,不得自明。是以悲耳。”楚文王闻卞和之泣,乃取其璞使玉人剖之,果得无瑕美玉。因制为璧,名曰和氏之璧。今襄府南漳县荆山之颠有池,池旁有石室,谓之抱玉岩,即卞和所居泣玉处也。

  楚王怜其诚,以禄给卞和终其身。此壁乃无价之宝。只为昭灭越败魏,功劳最大,故以重宝赐之。昭随身携带,未尝少离一

  昭出游于赤山,山在襄府宜城县,四方宾客从行者百人。那赤山下有深泽,相传姜太公曾钓于此。瀒边建有高楼,众人在楼上饮酒作乐。及至半酣,宾客慕和璧之美,请于昭求备观之。昭命守藏竖立车箱中,取出宝椟至前,亲自启钥,解开三重锦袱。玉光烁烁,照人颜面。宾客次第传观,无不极口称赞。昭笑谓客道:“诸君虽甚称其之美,可知此王之宝的在何者?”诸客皆道:“某等实为未晓,请相君并一教之。”昭道:“此玉置于暗处,自然有光。又能却尘埃辟魅,名曰夜光之璧。若置之座间,冬月则暖,可以代炉。夏月则凉,百步之内蝇纳不入。故又名曰辟寒璧、辟暑璧、辟虫璧。有此数般奇异,他玉不及,所以为至宝。非徒取其光润无瑕而已。”

  正赏玩谈论间,左右报言:“潭中有大鱼跃起。”昭起身,凭栏而观,众宾客一齐出看,那大鱼又跃起来。足有丈余,群鱼从之,摆舞跳跃。俄然云起,东北大雨将至。昭分付收拾转程,守藏竖取和璧置椟,已不知传递谁手,竟不见了。

  了一回,昭回府,教门下客捱查盗璧之人。门下客道:“张仪赤贫,素无行,要盗璧如非此人。”昭亦心疑之。使人执张仪,笞掠之,要他招承。张仪实不曾盗,如何肯服。笞至数百遍体俱伤,奄奄一息。昭见张仪垂死,只得释放。傍有可怜张仪的,扶仪归家。其见张仪困顿模样,垂泪而言道:“予今受辱,皆由读书说所致。若安居务农,宁有此祸耶?”仪张口向使视之,问道:“吾舌尚在乎?”笑道:“尚在。”张仪道:“舌在是本钱,不愁终困也。”

  原来那璧却被他人所盗,后昭悬千金之赏,购求此璧。盗者不敢出献,乃怀之入赵,得五百金货于赵惠文王内侍缪贤,其璧遂入于赵。时秦昭襄王闻玉工言,遂命客卿胡伤诈以西十五城,易赵之所得和璧。赵王使蔺相如赍璧入秦相易,秦王不言易城之事,相如乃使从人从间道完璧归赵。故后人又称为赵氏连城之璧,以其价值连城耳。有诗为证:

  赵氏连城壁,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前川。

  其后秦并六国,璧遂入于秦。始王既定天下为三十六郡,号称皇帝。召良工琢和氏之璧,为传国玉玺。命李斯篆八字于上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此和璧之始终,如此那张仪在楚将息,半愈复还魏国。贾舍人至魏之时,张仪才回魏半年矣。闻苏秦说赵得意,正往访。偶然出门,恰遇贾舍人休车于门外,相问闻知,从赵来。遂问:“苏秦为赵相国,信果真否?”贾舍人道:“先生何人,得无与吾相国有旧那?何为问之?”仪告以同学兄弟之情,贾舍人道:“若是何不往游相国,必当荐扬。吾贾事已毕,正还赵,若不弃嫌微,愿与先生同载。”张仪欣然从之。不知张仪至赵何如?且于下文解。
( ← ) 上一章   鬼谷四友志   下一章 ( → )
读者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杨景淐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鬼谷四友志》在线阅读,《鬼谷四友志(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鬼谷四友志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读者小说网(www.ddzzxs.com)